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星图 | 卫星“种地”不一般,从太空感受中国丰收喜悦!

中科星图 中科星图 2022-07-17

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从太空俯瞰中国农田,一片生机盎然,尽显丰收喜悦。

除了能看到美,卫星还助力农业丰收。近些年来,借助于卫星遥感、导航等新兴技术,中国农业正在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耕种方式更科学,丰收产量更喜人。


卫星看丰收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也是每年我国农民收获的头一茬粮食,河南省是全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今年,河南省小麦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卫星视角下的河南省南阳市麦田,田地规整有序,大地一片金黄。
从太空看江西省九江市稻田,被水稻覆盖的大地满眼苍翠。水稻是九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面对疫情和洪涝灾情的双重影响,九江市全力抓好水稻生产保障粮食安全。8月底,九江市早稻收获已经结束,大部分已抢收归仓。
山东省寿光市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从太空可见其规模之大,连片的蔬菜大棚星罗棋布。

中国农业不仅根植于土地,也分布在大海上。从太空俯瞰福建省宁德市,海面上漂着成千上万个网箱,显示出“海上渔城”的气概。


卫星祝丰收

卫星的作用不止于记录丰收美景。通过卫星技术,农户不用脚踩泥土就能掌握农作物长势,进行科学耕种。

9月,走进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的田野,稻花飘飞,一派丰收在望的美景。

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宋吉林今年种了300亩水稻,尽管遭遇三场台风,但影响不是太大,今年仍是个丰收年。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宋吉林露出了笑容。回想起今年春耕受疫情影响,他说,今年春耕时期雇工难、雇工贵,装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帮了大忙。传统高速插秧机一般需要三个人配合,一个人操控机器,另外两个人装秧苗。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省力、省时、节肥、实用,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结合智能软件路径规划实现全程作业自动化,省去一名机手。同时,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还不受机手体力限制,工作时间长,效率高。
张景会种地已20多年,过去种地是“小四轮”,灭虫是小药壶,收割是镰刀,现在种收都是带有卫星导航的大农机。“以前十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几个小时就完事啦。”张景会说。

在七星农场,卫星导航、遥感等技术都得到应用。走进七星农场的大数据中心,高清屏幕能实时“盯”着水稻的生产情况。“叶子纹路、爬在上面的小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卫星遥感定位地块、摄像头直接锁定秧苗,坐在办公室里就制定好了植保方案。”

“眼睛”都在地里。水稻田里安装有摄像头、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墒情和作物生长情况。“种地从面朝黄土变成了看屏幕、算数据,每亩种地成本平均节省200元。”孟庆山说。

据了解,七星农场在2017年完成了全国最大的大田种植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包括建设200个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等,这些设备覆盖了122万亩耕地,可以自动提取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要素信息。

七星农场是中国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

在农业大省吉林省,卫星也在助力农业发展。通过拍摄地表植被光谱信息,再经模型计算分析,卫星数据就能反映农作物的长势和生产环境状况。“农作物受病虫害影响后,细胞壁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卫星遥感光谱分析技术可以进行判断识别。”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农林领域应用负责人曲春梅说,目前已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等地开展试点工作。

用仰望星空的高度耕种农田,中国农业不一般。


联合出品: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新华社吉林分社
卫星遥感技术支持: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



中科星图亮相2020中国航天大会

中科星图2021年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中科院弘光专项“空天大数据平台产业化“阶段评估会在中科星图召开

中科星图农业数字地球暨智慧农业三产融合大数据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星图大厦召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